2007年6月11日 星期一
hw13
ans:
先用最簡單的想法來做這題
題目要求齒輪比為125,是5的立方,所以只要串聯三個1:5的齒輪組就可達成目的
齒輪一 1 齒輪二 5 齒輪三 25 齒輪四 125
如果減少一個齒輪呢?
√125=11.1803
所以可以設計成
齒輪一 1 齒輪二 11.1803 齒輪三 125
這樣的好處是可以省空間及成本,並且減少動力的損耗
2.請指出本學期中你自己最感得意的一次作業(請說明其原因,且該作業必須在自己的部落格內)。
老實說,機動學的每個作業都讓我很累很痛苦
學期剛開始完全摸不著頭緒,一半是因為對matlab程式使用不熟悉,一半是因為自己不夠用心去研讀,常常看著題目思考很久還不曉得如何下手,最令我頭痛的是,居然連請教同學都還聽不太懂!讓我感到信心全失!
後來跟著同學一同討論,上課也更加認真聽講,我漸漸進入狀況,之前還常常跟同學討論就是整夜沒睡的,也很謝謝大家肯提示我幫忙我,尤其時林詠舜同學張志鵬同學及蔡智鴻同學,非常謝謝他們!
我檢視自己的作業,覺得最滿意的就是作業六了
可能是因為作業六用到程式的部份比較少吧,當我看到題目時就比較不惶恐
自己細心的把那部分課本及講義讀通,然後開始計算
求出答案來時我非常有成就感!
還有一次作業令我印象深刻,作業七
這份作業我相當用心的跟同學研究程式碼
花了很多很多時間
剛開始有一小部份圖畫出來,高興的要命!讓我更有動力繼續下去了
後來我們遇到瓶頸,試過很多方法都不曉得如何解決,當時已經是凌晨兩點了!
於是我們就先關電腦休息,隔天再去學校請教已經完成的高手
最後當然是有順利完成該項作業阿,真的很謝謝同學的幫助
當我越來越了解老師循序漸進的教導時
便抓到作業操作的感覺了
我本來就不是特別聰明的學生,那時我已經落後大家很多很多了
但是慢慢清楚老師撰寫的程式用法
做作業也變得輕鬆許多,也不用那麼常問東問西的,同學說個大概,我就可以了解
比起當初,感覺真的很好
雖然我並沒有把程式摸的熟透,但是這堂課讓我學到很多
matlab的一些程式我都比較會運用了
謝謝老師!
2007年6月1日 星期五
hw12
2.一組標準全齒輪齒輪之徑節為8,齒數分別為30T與48T,其工作壓力角為25度試求其接觸線長度,與接觸比。
兩齒輪之節圓、基圓直徑各為如何?請列式計算其結果。
此組齒輪是否會產生干涉現象?試列式證明之。
可否利用draw_gear.m繪出其接合情形,並繪出其動畫效果。
接觸比: (Contact ratio),表在同一時間內有多少對牙齒同時相互嚙合。
接觸比mc應為接觸路徑長度與基周節之比。可以用MATLAB函式
contact_ratio()計算
其中輸入參數:
Pd:徑節 n2, n3:兩齒輪之齒數 phi:壓力角function [c_ratio,c_length,ad,pc,pb,d2,d3,ag]=contact_ratio(pd,n2,n3, phi)
d2g=pi/180;
pangle=phi*d2g;
cosx=cos(pangle);sinx=sin(pangle);
ad=1./pd;pc=pi./pd;
pb=pc.*cosx;
r2=n2./(2*pd);r3=n3./(2*pd);d2=2*r2;d3=2*r3;
rb2=r2.*cosx;rb3=r3.*cosx;
ax=sqrt((r3+ad).^2-(r3.*cosx).^2)-r3.*sinx;
xb=sqrt((r2+ad).^2-(r2.*cosx).^2)-r2.*sinx;
c_length=ax+xb;
c_ratio=c_length./pb;
ag1=[ax./rb2 xb./rb2 c_length./rb2]/d2g;
ag2=[ax./rb3 xb./rb3 c_length./rb3]/d2g;
ag=[ag1;ag2];
輸入:
[c_ratio, c_length,ad,pc,pb,r2,r3,ag]=contact_ratio(8,30,48,25)
得到下列資訊:
c_ratio(接觸比) =
1.5028(無單位)
c_length (接觸長度)=
0.5349(吋)
ad (齒冠)=
0.1250(吋)
Pc(周節) =
0.3927
pb (基周節)=
0.3559
r2(齒輪節圓直徑) =
3.7500(吋)
r3 (齒輪節圓直徑)=
6(吋)
ag =(度)
(齒輪2之接近角) 9.1921 (遠退角)8.8419 (作用角)18.0340
(齒輪3之接近角)5.7450 (遠退角)5.5262 (作用角)11.2712
Ans:
接觸長度: 0.5349吋
接 觸 比: 1.5028
節圓直徑: 節圓直徑=齒數÷徑節 D=N/Pd
3.75吋 / 6吋
基圓直徑: 基圓直徑=節圓直徑×cos(壓力角) D'=D×cos(ψ)
3.75cos25=3.398吋
6cos25 = 5.438吋
根據公式9.47,測試干涉之條件為: (N2²+2N2 x N3)sin²>= 4 + 4N3
(30²+2*30*48)sin²25>=4(1+48)
可知不會干涉
亦可使用function [x]=isinterf(phi,N1,N2)
輸入: isinterf(25,30,48)
輸出: ans = 0
可知不會干涉
draw_gear.m
輸入參數分別定義如下:Dp: 節矩N: 齒數phi: 壓力角range: 繪出之部份x0,y0: 齒輪中心座標
輸入move2_gear(10 ,30,48,25,10)
輸入項分別是節矩,兩齒輪齒數,壓力角,齒輪一的角速度
得到動畫